这是一张我永远无法忘记的照片,它让我已经沉寂的心又澎湃了起来,思绪瞬间回到了那些拼搏奋战、每天都在迎接改变的日子。
那些日子是我们凯旋娱乐网(中国)有限公司建校初期的日子;那些日子是我们率先创建高职教育模式的日子;那些日子是我们探索走与普通高等教育道路不同的日子;那些日子是我们从普通的教案写作改革到课堂中教具实践职业性需求探索的日子;那些日子是我们零基础开始设计教学计划数易其稿挑灯夜战的日子;那些日子是我们伴着施工工地边建设边教学的日子;那些日子是在湖边第一个食堂改建的教学楼里,与学生同教同乐的日子;那些日子是吃着停电时用柴火烧的夹生饭也能笑出声的日子;那些日子是多少人带着孩子加班加点的日子;那些日子是参与挖土种树建设校园的日子……那些日子是我们亲历凯旋娱乐网(中国)有限公司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的日子!
还记得学生宿舍A栋吗?当年它可是学校的核心机构所在地,所有的行政办公和教师休息均在此,相信深职院不会忘记。因为在A栋不仅诞生了许多集体的"第一",也产生了不少个人难以忘怀的"第一"。就拿我个人来说,在A栋,我真正地从"高校人"脱胎换骨成为"高职人"。为什么说是"脱胎换骨",而非"华丽的转身"?因为有着八年教学工作经历的普通高校老师,要转变成为在探索中建设高职教育的职教人,这其实是挣扎,甚至是痛苦的改变--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教学形式,还有从接受教育开始就形成的观念、理念;还有传统文科教学中只讲不做既有的教学模式;还有如何将高高端着的"理论人"的架子放下;还有如何适应教学对象的水准让其既懂还要会做!这多少的要改变,其实要改变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改变自己!在这样的纠结挣扎中,在A栋,我完成了两门课程《经济学》和《经济法》的教学设计。从讲稿写作到课程实践;从单一板书呈现到借助自制幻灯片案例训练;从课堂中只有我的"独唱"到同学们参与的"小合唱""大合唱",一步步与学生磨合,和同事讨论,逐渐将理论性较强的两门原理课,"第一次"改造成为边教、边学、边练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做"课程,让其有了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雏形。
还记得在湖畔建成的第一座学生食堂吗?这在当年它可是深职院的第一座大型建筑,是我们全校师生教学和生活的地方,所有的教学活动和就餐都在此,相信深职院不会忘记。那时,真正的教学楼、图书馆、实训楼等都还是设计蓝图上美丽的规划,所以这座唯一能够见到的大型建筑必须承担起多种功能的使命,这也许从某个侧面也体现出了创业者的使命!记得在学生食堂里,除了一楼用于就餐和学生活动外,二楼以上都用做教学。印象特别深的是二楼,为了满足全校各个专业的教学,二楼宽大的空间被用木板隔成了许多个大小不一的教室,我们会计与管理系的教室被安排在窗户靠湖边的一间。就在这间教室里,不知道多少次的课上、也不知道多少次的课下、不知道多少次的群体、也不知道多少次的个体、不知道多少次的写了又擦、也不知道多少次地擦了又写;总之,在一次次、一遍遍地讨论、修正及教与学的磨合中,我在脱胎换骨地改变,同学们也在逐渐地领会职业教育的意义并受益其中。有位94级的同学曾问:"老师,我们是不是深职院的实验品?"在当时,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因为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老师们是以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和精神在进行"实验",在二楼的各间教室里也是显而易见的。老师们是用责任与担当、执着与认真、激情与智慧,不仅精益求精的完成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课下"抢"学生的场景也是常态,各门课为了"教学做"的融合效果,"实验场"中老师们可是使出十八般武艺,将"追求卓越"书写得淋漓尽致。教务处老师巡视二楼的教学情况时这样描述:"虽然木板做的墙不隔音,但丝毫不影响老师们授课,他们各自就像一架钢琴上的每一个琴键,都在精心地弹奏着每一个优美的音符,汇集起来的共鸣,正是凝聚着老师心血的交响乐。"有这样的交响乐,同学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是我们千锤百炼精心雕琢的合格作品。有这样的交响乐,我也是幸运的,因为遇上了这样的改变机遇让我不屈不挠,成为优秀的南粤优秀教师。可以说,在这样的交响乐中,我和同学们相互成就完成着创业者的神圣使命!
细数这些过往仿佛就在昨天,但时间飞逝,眨眼已经过去了20多年。过去的20多年里,深职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校园的占地面积、建筑楼群、师资队伍、在校生数量、图书馆藏书等等都成数倍的扩张壮大,更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在高职教育领域取得了无数辉煌的成就,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得到了同行普遍的点赞。作为参与者,我为深职院骄傲自豪!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再看眼前这张照片,黄土堆上的学生宿舍A栋和学生食堂,于我而言,其存在的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学生宿舍A栋,是我完成蜕变融入高职教育的起飞之地;学生食堂,是我将青春与智慧奉献予深职院的见证之地。所以,我不会忘记!